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无标题文档
2023.11.09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 2021.09.27     来源:    阅读: 12193 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今年暑期学院团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组建了8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82名学生,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开展志愿行动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赴呼和浩特市通道街三顺店社区77日,“奉献爱心团队”在呼和浩特市通道街三顺店社区,拉开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1. 参观党建长廊。参观了三顺店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展厅、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民族团结活动中心、中华民族文化长廊、“博爱公益学堂”、“社区蜂巢”等,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迪,深刻体会到社区的党建工作硕果累累,成绩的背后是社区干部对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对每名居民的爱心。

2.上党课。三顺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一芝为大家上了一堂简短而精彩的党课,介绍了三顺店社区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交流了她代表三顺店社区党总支现场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深切感受。她强调站在天安门前,聆听习总书记报告,缅怀先辈,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憧憬未来并充满信心,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3.垃圾分类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对青年志愿服务队进行了生活垃圾知识的培训,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正确的垃圾分类程序,以及分类后的垃圾归宿和用途等。

二、赴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77日,“创新团队”组成了10人的“三下乡”队伍,去敬老院看望并照顾那里的孤寡老人。学生们走进敬老院,把老人们当成朋友和亲人一样,与他们聊天,听他们讲故事,与老人们分享校园生活,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老人整理衣物、收拾房间等。康复保健专业的学生还为老人按摩腰、腿部等,为老人缓解病痛,送去爱心。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深深的感悟到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关爱,社会也应该给予老人一定的关注。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有责任去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赴山水宜居养老院78日,“乘风破浪团队”的队员们满怀着热忱来到了呼和浩特新城区山水宜居养老院,为老人们送去精心编排的节目,他们表演舞蹈和唱歌,在欢歌笑语中,老人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在与老人们相互交谈和熟悉中,志愿者们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给老人们捶背按摩,活络筋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敞开了心扉,畅所欲言。通过此次活动,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广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赴红山口村79日,“学史明理团队”的队员们一行11人,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红山口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共走访了4户村民(均为70-80岁的老人)。一是为他们做血压测量和老年病症检查以及宣传身体健康注意事项。二是为他们整理家务、清扫卫生。通过此次活,同学们受益匪浅,真正懂得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和农民生活的不易,大家纷纷表示,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感恩今天丰衣足食的生活,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做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五、赴通辽市滨河街道社区715日,“心夏乡团队”的队员们深入到通辽市滨河街道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活动第一站看望了老党员,老人们结合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和队员们亲切交流;第二站看望了当地的贫困户和残障人士,同学们详细询问了他们近期的经济收入、生活开支和健康状况等情况,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尤其是残障人士,他们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勇敢面对逆境的决心,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队员们清扫了村里的街道。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接触了最基层的党员,了解了基层最困难的群众,大家深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立志要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六、赴呼和浩特毓秀国际小区717日“奉献爱心团队”的队员们,联合成吉思汗大街铁路小区社区到毓秀国际小区开展了“优化生态环境  守护群众健康”清蒿草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为小区居民把除了蒿草,清洁了环境,提高了同学们爱好劳动的意识。

七、赴兴安盟哈日道卜村85日,“源于心、下乡情团队”的队员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哈日道卜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实地了解了哈日道卜村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特征、农业生产等情况。与当地老百姓共同劳动,体验农村生产生活,根据专业知识,结合当地林业特色开展了社会经济情况调查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队员们的思想认知水平,从广度和维度上了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现状。作为大学生要加倍努力,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号召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八、赴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明星村720日—810日,“红色宣讲团队”的队员王鑫楠,在自己的家乡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明星村村支部开展了三项活动。一是组织村支委,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了解和学习国家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帮助村委会完成村民种粮补贴信息的录入发放工作。二是在疫情防护与排查志愿服务工作期间,为村民宣传入户防疫和排查工作。三是818日参观了乌兰浩特市“五一会址”,深入系统学习了20世纪40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生人民政权的光辉历史,从而进一步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从而增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和决心。

九、赴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812日-—817日,“律动青春团队”的队员孙泽滢来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村民委员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参与了文钟镇三眼井村玉米、大豆和马铃薯补贴安排部署会议,了解到国家对于种植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生产者的大力支持与财政补贴;积极参与赤峰市安定医院核酸检测、人员登记和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工作。通过这次丰富多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十、赴科右中旗布敦化牧场哈日努力分场813日—815日,“心夏乡团队”的队员席格日勒图在自己的家乡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布敦化牧场哈日努力分场,开展了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对周边的牧民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研,在深入了解牧民生活的同时,向他们宣传和普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要义、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

通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使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培育和践行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积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以实际行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建设维护:网络中心    电子邮箱:nmtyxy@163.com

版权所有 © 2010-2023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第一版 | 蒙ICP备14002525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大街19号 | 邮编:010051